淘宝详情页,淘宝详情页图片尺寸多少?
本文将从用户行为的视角出发,探讨在购买环节中,手淘在商品详情页加入搜索框所带来的重要性。
在8.11.1版本中,淘宝进行了重要的交互调整,新增了搜索框,位于商品详情页面的顶部,如下所示:
当用户在商品详情页向下滑动,超出头图的视野范围时,搜索框会自动出现在顶部。虽然页面的导航栏已经集成了多项功能,但设计者为何还在这样一个较为拥挤的区域中增加一个占据显著空间的功能呢?这种设计背后的意图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通过用户的行为和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当用户在浏览商品详情页时,他们可能会有四种主要的后续行为:
购买本商品返回搜索其他品类的商品返回查看类似商品(重新搜索类似商品)退出产品
在用户完成第一种行为后,相关流程将基本结束,而在用户进行第四种行为时,任何设计都将失去效果(因为用户已经无法看到这些设计)。因此,这两种情况并不是我们分析的重点。我们将专注于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当用户选择“返回以查找其他类别的商品”时,在原本没有搜索框的详情页上,用户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回到上级页面 – 点击搜索框使其获得焦点 – 重新输入关键词 – 执行搜索 – 查看商品列表。
在详情页添加搜索框后,用户能够直接进行搜索,避免了返回上级页面的繁琐操作,从而简化了整体操作流程并提升了效率。这一点的确很容易被理解。然而,作者认为这个设计的真正意义远不止于此。
在这里,作者强调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用户在进行“返回浏览类似商品(重新搜索类似商品)”的操作时,这一行为所体现的重要性。每个产品都有其独特的核心指标。
途家是预订房间天数头条是用户使用时长淘宝毫无疑问就是成交量,作者也是认为这种设计其实是为了“成交量”服务的。
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作者正在专心致志地打字,突然椅子的靠背应声而断。无奈之下,作者决定打开淘宝寻找一把新椅子。接下来,显示出他所浏览的页面:
目前的搜索结果展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椅子,包括转椅、弓形椅、懒人椅、按摩椅等,种类繁多。
在进行初步搜索时,实际上用户(作者)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也未曾考虑过自己所需椅子的具体类型。当浏览到一些搜索结果时,意外发现了一款外观不错且看起来十分舒适的椅子,于是决定点击进入详情页面,查看具体信息,如下图所示:
当用户在产品详情页对这款椅子感到满意时,能够直接下单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然而,也有许多用户选择先浏览其他类似的椅子进行比较,毕竟“货比三家”是很常见的消费习惯。
注意!注意!注意!
当用户想要进行比价时,问题便随之而来。用户刚刚通过关键词“椅子”找到了“懒人沙发椅”,如果此刻他选择返回到上一级页面,他会发现自己所见的并不是“懒人沙发椅”的搜索结果,而是一大堆其他类型的椅子——例如转椅、弓形椅和按摩椅等。
如果用户对自己喜欢的椅子没有明确的搜索关键词,他们很可能会浏览各种不同类型的椅子。然而,选择的种类一旦过多,用户常常会感到困惑,最终可能会因为犹豫而放弃购买任何椅子!
这里提到的理论叫作席克定律,其核心观点是:用户在面临更多选择时,做决定所需的时间会更长。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深入研究一下。接下来,我们还是继续探讨这个案例。
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潜在的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探讨这种设计方案——当详情页面增设搜索框后,用户若想查找相似商品,只需在页面上点击搜索框,然后再点击搜索按钮。用户无需手动输入关键词,系统会自动为他们准备好相关内容,用户只需点击搜索按钮即可查看相似商品,正如下图所示:
搜索结果中全是用户最近钟爱的椅子,这样用户在选择时会减少决策的困扰,产生选择的时间也会缩短,从而提高达成交易的可能性。这正是淘宝这款产品希望实现的目标。
这是作者所认为的这种设计的核心价值所在。
最后,简要概述一下在淘宝详情页添加搜索框的重要性:
缩短操作路径,增加操作效率帮助用户筛选内容(多种椅子变一种椅子)减少选择,缩短用户思考时间,增加成功交易概率
以上是作者对这个案例的见解,欢迎大家进行补充和指正~
#专栏作家#
杜昭是一位实战派设计师,目前担任多个千万级用户产品的交互设计负责人。他在微信公众号“设计的威严”中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并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撰写文章。他专注于用户体验设计和用户增长实验,力求成为一名对商业目标负责的设计师。
本篇文章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独家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题图来源于Unsplash,使用的是CC0协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shi6.com/7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