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过后,传统的春节算是过完了,过去的辛劳已经过去了,避风的港湾再宁静,也得考虑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乡村的节奏再缓慢,也得追着快节奏的生活走。是继续外出打工,还是留在家种地,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无奈选择,有的家里拖累少的,自然是义无反顾,但是家里拖累多的,看着妻儿期盼的眼神,听着父母爷奶不舍的挽留,怎么能狠下心一走了之。
振兴乡村这些年,乡村的面貌其实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况且城里哪怕机会和资源再多,那也得一点点争夺,乡村就不一样了,人们蜂拥向城市挣快钱,反而让乡村的资源更加唾手可得,相比过去父辈们斤斤计较的东西,现在都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了。
我小时候的乡村,哪怕是大粪,都让早期的老人捡拾得干干净净,我奶奶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拾粪如拾金”,更不用说柴草了,就连每年的水泡子边上沉淀的水冲土(初级泥炭),都被人一车车地挖走燃炕了。
石块、柴草、土地这些乡村现在最不重视的资源,其实在我眼里都是软黄金了,这些资源统统都能转化为金钱,做得好、做得早的,早早就致富奔小康了,那么乡村的这些沦为公害的资源怎么利用,具体怎么做才能转化为一沓沓钞票呢,下面举几个栗子。
一、名优特杂粮种植
这些年人们的意识已经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传统种植的无公害、无农残的好食材,常常打着灯笼也难找;那些沉淀在记忆中的地方名优特杂粮都鲜少在市面上见到,就拿小米儿来说,市场上、超市里出售的,都是杂交谷子米,和以往爷爷在山坡旱地里种的传统小米给人的口感完全是两个物种。当然不止是小米,全国各地风土不同,都孕育出了非常多的地方名优特良种,这些良种产量尚可,但质量全部非常上乘,这些年基本上都绝迹了,好在农家都有储藏种子的习惯,好好找找,看哪个爷爷奶奶家里有好货,把这些好东西发扬光大,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二、小型木材加工
竹编、藤编、小木件,这些应用最广泛的小家具,更新换代都是非常快的,市场需求的缺口很大,只要跟得上潮流,常常都是卖脱销的结局。作为物产丰饶的乡下,这些资源都是车载斗量的,而那些编织技艺、制作方法,在网络上一找一大堆。原料上、技术上统统没有什么难度,以往制约这些农副产品的销路问题,很容易就能通过信息渠道解决了。只需要定型、定工艺,找几位不愿外出打工的叔伯大爷,就能支棱起一个家庭小作坊,实现产销两旺。既能实现不用外出就能赚钱的愿望,还能解决乡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年龄超过60的叔伯大爷们的生活也会因此更加精彩起来,他们传承的那些老手艺,也能有序传承下来。
三、地方小型石材、土陶加工
这里所说的石材,不是建筑用石材,是指人们日常随手把玩的小把件、珠串、饰品这些东西,加工工艺简单,基本都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满沟满河的材料,用的也不多,捡一车可以加工很久了。中国广袤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许多独特的矿物矿石,这些矿物矿石,长期佩戴把玩,都对人有着极好的保健作用,去当地的自然资源局网站上浏览一下,再实地多跑几圈,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非常容易加工的石料。我父亲手里经常把玩的一对石球,就是他去山东旅游时市场上购买的一对泰山石石球,天天当个宝,其实石球的材料,不过就是普通的花岗岩罢了。还有土陶器,利用遍地可得的黄土,定制加工花盆、日用陶器等。以中国广大的城乡市场体量,和现在无物不可卖的黄金市场,结合当地的风土和文化传统,也很容易解决市场的问题。
四、纳鞋底、手工刺绣
乡村居家养老的老年女性,就是最牛的艺术大师,通过一些丝线,就能把布头轻松地变为一件件艺术品,那些传统的纳鞋底、做布鞋、刺绣鞋垫、各种家居刺绣用品,只要图案紧跟风尚,追捧的人一堆又一堆,手工活的优势就是能由个体对应个体,即时通讯的普及,让这样的对应成为了可能,人人都能用低廉的价格获取到定制版的享受,又哪里缺得了市场呢。机器加工有机器加工的特点,手工制作有手工制作的市场,我们不应该知难而退,而应该迎难而上。很多的民俗用品,经常买到脱销,甚至卖遍世界,因为手工所用的原料、制作的用心程度,是机器加工无法比拟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手工制作的优势,取长补短。让广大乡村的长辈们也能吃到信息社会发展的红利,进一步保留传统民俗和文化,使其真正传承下去。话说,你有多久没有穿着千层底,踏踏实实走路了。
五、木耳、蘑菇种植
真菌类的食物是日常常用的食材,但市场上充斥的也就那么大众化的几种而已,全国各地都有地方品种的可口真菌,这些真菌都是可以人工驯化养殖的,通过菇类养殖,能大量消耗农村已经形成公害的柴草,让它们转化为有用之物,都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想想那些美味的菌子,只要生产出来,估计都走不出本市就能销售一空。而种植这些菇类的技术资料,在网络上都说共享的,这样的技术资料包含了制种、扩繁、种植的全部流程,而乡村地区,最不缺的就是种植这些菇类的场地和原料了,那些废弃的窑洞,只需稍加打理,就能成为非常好用的菇房,根本不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新建。
六、小规模养殖
这一项也是充分利用广大乡村地区的废弃资源,我们知道,柴草都是由木质素构成的,木质素是纤维素的一种,是一种多糖,而很多小家禽、小家畜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出了独特的消化这些木质素的能力,只需略微搭配一些下脚料,就可以用这些废弃资源养殖,也可就近利用本地的蜜源植物养殖蜜蜂,用竹子养殖竹虫这些昆虫类,小家禽、小家畜和昆虫的养殖因为占地小,非常适宜发展家庭庭院经济,只要用心学习,就会很快找到发家致富的新路子,因为养殖这一块,各地的名优特品种更多,没有具体对应的品种拿来说,所以只提供一个思路,大家可以对号入座,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闲置资源,将它们充分整合起来,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七、木材种植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国家这些年在林木方面的投入凸显成效,加上建筑革命,普遍使用钢筋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代替了传统的土木建筑,木材这些东西,现在来说普遍不缺。而木材作为一种基础的生活原料,各地的需求又很大,虽然种植的生态林不准乱砍滥伐,但林木需要维护,需要间伐,这些合法取得的木材,就完全能够进行日常利用了。而对于广大缺树的西北地区来说,木料虽然已经没有前些年那么值钱了,但相比之下,依然有着巨大的收益。比如对一些小直径的原木,像扫帚把、铁锹把、拖把把、擀面杖等等这些,都是原木的比用大木木条加工的更有韧性、更坚固耐用,而这些小直径的原木,完全可以以园艺的方式进行培育,一亩地就能种植千百棵,价格的低迷,完全可以用数量来弥补。
八、荒地种草
对于乡村行政机构来说,这些年最头疼的莫过于大量的耕地撂荒了,虽然基本农田不让种植经济作物和草料,但更多的抛荒地仍然足够利用。这些年肉类的需求催生了大量的草料市场,优质的草料价格年年屡创新高。那些抛荒地可能种粮差一点,但种草却是足够了,多收集点荒地,用粗放的方式种草,比如苜蓿这些懒汉草,一次投入,就可收获多年,而每年在土地上投入的精力也没有多少,只需简单地照料一下,其经济收入,就和种粮不相上下了。即便是让土地自生草,也能获得许多出乎意料的收益,比如收集出售一些自生的草本植物种子,很多植物种子价格都是按颗来算的。况且再利用自种的草料进行养殖,那就更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了。
九、中药材种植
中国本土医药文化走向了世界,屠奶奶的“青蒿素”解决了疟疾对广大湿热地区的难题。中国奇妙的中草药疗法,让世界人民看到了“西洋景”,这些年中药材价格也是一路看涨,用传统方法炮制的中药材更是价格高昂,而中药材这东西,极受出产地风土气候的影响,别处引种的药效就是差一些,所以,充分发掘适合本地的中药材种植品种,一方面可以减轻采挖野生中药材带来的环境破坏,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创收、增收。很多中药材品种,并不需要精耕细作,精心管理,只需要模拟自然环境,粗放管理就行了。你看现在,哪怕是普通的蒲公英,都是常常有价无市,所以中药材种植这块,还是大有可为的行当。完全可以和一些中医药经营者对接,采用订单生产的模式,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获得不菲的收入。
十、做自媒体、做电商
乡村的信息“孤岛”让老年人和社会脱节,年轻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信息平台,从网络创业成功,做好乡村经纪人,让叔伯爷奶生产处的大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东西走向市场,既能解决因信息不畅通带来的乡村发展问题,也能实现互利共赢,为振兴乡村尽上自己的绵薄之力。作为农村人,振兴乡村,不能只当看客,对于这些和我们切身相关的事业,更应该尽心尽力,让乡村早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乡村存在的海量资源,当然是先到先得,在其他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抓住机会,完全可以让我们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获得自己满意的收益,与其去城市朝九晚五,不如安心在乡村共享天伦。因为广大的乡村缺的是人,缺的是年轻人,没有年轻人的乡村,是没有未来的。
当然,我上面列举的一些方法,只是乡村发展经营很少的一部分,甚至养殖废弃物堆肥、园艺盆景的制作等等,都能够利用废弃大棚等闲置资源开展好,只要开拓思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必将无往不利。
欢迎有志于乡村振兴的大拿们献计献策,共同为乡村振兴出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shi6.com/6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