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没有更新,这篇会有点长。
这是我出差一周在外探访市场的感触,有供应链的补充,还有我对市场颠覆性的看法。
魔幻的一周——自由真好!
01
11月2号,我妹妹的学校有确诊,学校通知所有师生和同住人都需要隔离。
11月8号早上,我解除隔离去上班。
11月10号早上,我坐飞机去东莞参加展会,同事早我一天到东莞。
10号中午落地深圳做核酸。由于疫情防控,出租车不能跨城接客,我和另一个从天津去中山的大哥拼一辆黑车。
说来很巧,大哥在西青区李七庄做生意,他也刚解除隔离没多久。
当时同事在酒店帮我预约了房间,等我放完东西一起去吃饭。
快到的时候,同事突然打电话说他接不了我了。
他所在的航班有确诊,他变成了密接,现在在等着车接他去隔离。
酒店名字发给我,我自己去办理入住。
掌握这一手消息的我,只是庆幸我们没有在一趟航班上,却忘了密接住过的酒店早晚也会被封的。
于是,我走上了一条已知的悲催之路。
02
在酒店办理完入住,出发去展会。
在门口,保安通知我落地核酸出结果才能进。
于是我只能在附近的市场逛逛。
晚上10点多,酒店打电话到我的房间,告诉我大楼被封了,现在还可以点外卖,但是不能出楼。
我终于反应过来自己白天是多么的愚蠢。
1点多通知我们下楼做核酸。
我非常绝望地接受自己要被异地隔离的消息。
刚到手的自由就这么被自己送出去了。
一夜无眠。
早上8点,酒店打电话说可以出去了。
我惊喜过望,收拾东西去展会。
到展会门口,大喇叭喊着临时管控,除了商户,参展的人不能进。
这混乱的情况,让我很无奈。
跑遍展会一圈的所有门口,和旁边的人打听消息。
有说展会里面进去过的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是密接;
有说广州的密接到过展会;
有说外地的密接到过展会,昨晚旁边酒店大楼都被封了。。。。。
从被封掉的大楼里走出来的我笑笑不敢说话。
下午两点,我给展会里的供应商发消息。
他说中午商会里面的人一直在闹,所以小门口放松了管控。
他出来把我接了进去。
进去后发现外地的商户大部分都在打包,上午管控传递的不好信息让大家都开始恐慌,担心后面再把展会封掉。
于是,展会在我进去的时候就提前一天结束了。
我逛了一圈,拿了些本地厂家的产品册。
和供应商聊到了晚上。
回酒店后,朋友圈在刷屏国家新出的防疫政策。
取消次密接,
密接隔离由7+3变成5+2。
我幸运地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
在外面逗留了一周。
每次转机,机场的工作人员都会来回核实我的行程。
开始是因为我之前的户籍在河南,
后面返程的时候天津变成中高风险地区,我刷身份证都会弹窗。
从温州站到龙湾机场,车站的工作人员细致地问了近七天的行程。
最后请示上级,专车把我送到了机场。
今天下午4点半,我终于降落在天津机场。
回到我的中高风险地区,不用再担心被困在外地。
这一路上,感谢那些热心的司机,告诉我当地最方便到达的出行路线。
感谢防疫人员,让我顺利地完成工作,平安回家 。
不以价格论成败
01
一个市场的店面,大部分都在柜台摆上了相同的品类,而且规格并无大的差别。作为大部分店铺主推的产品,他们如何在走两步就是竞争对手的地方,长期存活?
我在其中一家店铺聊天的时候,问了老板这个问题:
——老板,你的产品价格在这个市场上不算低,那你们的订单都是来自哪里?
——我们的目标客户是终端客户,有专门的业务开发维护客户。客户用我们的定制产品用得好,自然会和我订标准品,一次几万支。如果我们的工厂生产能力跟不上,我就会从这个市场上配货。
还有一家店铺是钨钢钻头厂家,这个市场上做钻头的倒并不是很多。
——老板和我介绍说,市场上的很多工厂都找她家拿货。因为她家规格很全,质量过关。销售价格要比其他厂家自己做的成本低。
如果换个角度看待我开头的问题就说得通了,把这个市场看作一个资源圈,你的竞争对手也许是你未来的供应商。
这里面的商家和厂家通过自己的线上线下渠道获客,在这个市场中解决自己的货源问题,要比外地的商家更快,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也更高。
我的同事一直做内贸,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跑市场,和这些店铺的老板搭话聊天。当我和他聊到这个问题时,他的回答是:
——你要知道这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市场,能存活下来的商铺绝对是有稳定的货源。如果单纯在这里开店铺拼价格,头部工厂有的是资金和时间把你挤到关门。
这样来看,单纯以价格去抢占市场的行为无异于自杀。而只以价格高作为自己无法成单的理由,则是避重就轻,忽略自己的客源问题。
不知道看文章的有多少人曾和我一样,陷入这样的误区。
02
有一款产品,我在1688上买了大概两万的货。
不是我的主营产品,但是一般客户下单都会顺带着买几千支。
我在网上没有找到工厂,1688上全是贸易商。
我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跑另一个市场的时候,终于在众多贸易商中看到了工厂的直营店铺。
我超级兴奋,坐下来和直营店的经理聊了半天。
他跟我讲,在这个市场中,一层二层有工厂店铺,有代理商店铺。
三层则有很多1688店铺的商家在上面办公,上午卖货,下午根据订单来楼下拿货发货。
而我从贸易商那里拿到的单支价格,比工厂一支贵了近两块。
还有很多其他的商品,我在1688上并没有拿到最好的价格。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给大家介绍找货源的方法是网络上的一些平台。
但是有了客户和合作的供应商之后,我更推荐大家面对面地和自己的供应商聊聊,听他们讲市场,问他们对同行的看法。
以国内市场类比外贸。
国外客户对于阿里国际站的认知,就如同我们对于1688的认知。
刚起步的客户想要采购商品,最低的成本是从阿里国际站,made in china,环球资源等平台挑选商家,线上采购。
阿里国际站对买家收货是有保证的。
我们做外贸服务客户,靠的一定不是最低的价格,而是把reasonable price, stable quality and good service作为我们的城池壁垒。
以国内市场类比外贸。
国外客户对于阿里国际站的认知,就如同我们对于1688的认知。
刚起步的客户想要采购商品,最低的成本是从阿里国际站,made in china,环球资源等平台挑选商家,线上采购。
阿里国际站有收货保证,并且有能力要求卖家处理交易纠纷。所以那些没有供应链资源的客户很愿意在阿里上对比价格,选最低的下单。
在网络上有限的信息下,价格低并且被平台推荐的卖家就很容易成为客户们的首选。
作为卖家,我们如果只跟着平台的思维走,就很容易钻牛角尖。
1. 既然大部分要低价,那我降低利润成交这笔订单,或者陷入:“我已经把利润压到很低了,为什么这些客户还不能成交?”的懊恼中。
2. 或者被引导觉得“是不是我在平台的投入越高,我的回报越大?“
从市场中看,一款产品有很多厂家做,有价格差异,服务差异,售后差异,质量包装差异。
我们展示给客户看什么,客户就能注意到什么。
平台上产品页面的展示大同小异,客户的注意力全在价格上。
但是如果我们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能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更多方面。
例如开视频营造面谈的感觉,把工厂的实力或者业务的魅力传达给客户;
或者给客户价格范围的选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匹配,让他清楚从我们这里可以有更多选择;
或者谈到我们对客户市场的了解,推荐他销售什么样的包装和产品。
这样就为后期成交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
一个公司的展示渠道有很多,B2B平台,谷歌网站,各种社交媒体。
这些差异使我们所在的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大家都能找到客户,谈成订单,和平共存。
希望这篇文章能减轻外贸人的焦虑,不要再为自己有众多的竞争对手而焦虑,也不要因为自己的价格不是市场最低而绝望了。
喜欢我的分享,可以关注公众号,不要错过后面的分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shi6.com/6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