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科学与社会”
作者:杨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焦点:
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从单个培养的模式逐步演进至适度规模培养的阶段。
科学创新人才群体的涌现已经在国内外不乏其例。
这种环境是自然形成的,凭着真实的创新实践历练的,不是动用公共资源打造的。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应遵循的原则是: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控制好适度规模,不断涵养学科文化。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培养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艰巨而神圣的使命。
中国已进入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科学创新人才。
笔者认为,对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度规模孕育和分类造就。
岗位职责现行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
1 全面因材施教模式
即为每一个人制定和釆用最适合其成材的模式,这是理想的“各尽所能,按需配置教育资源”的模式。
是一种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模式。
根据教育学中的资源贫乏假设,目前我国沒有能力去实现这一模式。
2 教育公平模式
既一切资源(包括师资与管理团队)均趋于公平,永远加强管理。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招生与培养过程的方差,平抑舆情,但不能提高其平均值。
如对高考采取分层优化以后,考分最高的学生都集中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但对排名在后1/3学生的培养成效永远达不到九校联盟(C9)[1]中后7所高校排名在前1/3学生的终点水平。
原因在于前者受到资源不对称分割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动摇其求学理念。
3 局部的因材施教模式
即营造一个因材施教的小氛围,在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配置下,实现对预先选定的少数人的因材施教。
其主要的难点在于:一是选材的困难,且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受到人脉关系的扭曲;二是总存在涉及“掐尖儿”的质疑,如历史上各种有关自主招生和素质加分的尝试;三是无法回答教育公平倡导者的质询,使之容易夭折,如历史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停办。
科学创新人才群体的涌现
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从单个培养的模式逐步演进至适度规模培养的阶段。
科学创新人才群体的涌现已经在国内外不乏其例。
这种环境是自然形成的,是凭着真实的创新实践历练的,不是动用公共资源打造的。
1 优秀导师的引领实践
据统计,近1/2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导师也是诺奖得主。[1]
这种师徒相继、守正创新的模式具有可行性。
我本人指导过43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有30位学生在中外大学任教,延续了我的学术衣钵;11位学生在企业任职,其中有5位在国防科技工业部门工作,2位转行进入金融机构,但是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 优秀团队的育才实践
享誉国际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古根汉姆航空实验室(Guggenheim Aeronautics Laboratory at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GALCIT)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始建直至1942年一直是在西奥多·冯·卡门的领导下,期间培养出40多位从事航空航天/力学领域的大师级人才,包括钱学森先生,其实践也触发了“钱学森之问”。
GALCIT实验室吸引了众多世界上杰出的力学专家来这里做短期或长期的访问学者,我的两位同学Rosakis和Ravichandron曾分别任职该实验室的主任。
此外,美国私立大学不受教育公平的限制,其拥有的高水平师资破解了选材难题,长时期的(破除五唯)专注式培养孕育出了重要成果,在实验室长廊上,展出了源自该实验室最重要的研究贡献,既有过去的名人,也有延续至今的新贡献,有些还是由年轻人刚刚完成的成果。
这种从故人到今人一视同仁的表彰方式消解了仅对故去名人的崇拜。
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1978级5381班孕育出5位飞机总设计师,由他们所领衔设计的歼20、运20等新一代战机触发了中国空军的逆袭。
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二级学科己经成为国际力学学科的重要师资产地,在培养过程中造就了多位两院院士,其教育成果“高质量博士生的规模培养”获高等教育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产生了13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3 前沿科技问题孕育成才的实践
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团队承担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荣获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5位获奖者中,彭承志、陈宇翱、陆朝阳等3位成员由于自身的高创造性成果荣获腾讯公司设立的“科学探索奖 ”。
成立于1998年的清华大学宇航技术中心,10名初始成员中(我是年龄最大的)已经有4位成为两院院士,还有两位成员正在申请,有一位是世界工程师联合会主席,其余的都是长江学者。
因此,在一定小环境下的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是可行的,是有先例可借鉴的。
这种环境是自然形成的,凭着真实的创新实践历练的,不是动用公共资源打造的。
形成的难度造成其特有的稀少性,这可以消弭强调教育公平者的批评,其小环境中导师的高学术素养和选材标准可以解决选材难题,其学科文化内涵和培养环境又可以激励学生来者如流,并在其中竭尽其“吃奶的力气”。
科学创新人才适度规模培养的指导原则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是第一原则。
我们不需要计算投入与产出的细账。对教育的投入永远是1+1>2。
所有教育资源的投入都会变成你的学生、你的成果、你的知识产权、你的研究平台,你的传承者。
2 把控适度规模
不要广种薄收,不要把学生视为导师研究项目的岗位工作者,而是将其作为操盘手来对待。
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
3 涵养学科文化
类似中国工科院群的特色发展战略[3],学科文化的孕育也可以用下列四句话来表述:类型决定发展路径,特色决定组织结构,选才决定上升高度,文化决定学科的传承。
[1]九校联盟(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2009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9所高校。
[2]门伟莉, 张志强. “诺贝尔科学奖跨学科师承效应定量研究”, 科学学研究, 2015, 33(4): 498?506.
[3]杨卫, 常若菲. 开放式工程教育. 科教发展评论,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 1?7.
DOI: 10.19524/j.cnki.10-1009/g3.2022.01.001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shi6.com/26162.html